全省、全国动态

云南省野生动物地方保护标准新闻发布会

2021-10-09 11:00:00

  来源: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时间:2021-10-9

       2021年10月9日,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在昆明举行云南省野生动物保护地方标准新闻发布会,邀请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大学等有关负责同志共同发布云南省野生动物保护地方标准体系的建设情况。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柱向新闻媒体介绍云南省野生动物保护地方标准发布背景、重要意义、主要内容。

各位专家,各位来宾,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即将召开之际,我们齐聚春城,举行云南省野生动物保护地方标准新闻发布会,共同见证我省野生动物保护标准体系建设谱写新篇章、生物多样性保护标准化建设开启新征程。借此机会,我谨代表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云南标准化工作的新闻媒体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近年来,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持续深化标准化改革,始终将标准化发展战略作为推动质量提升、建设质量强省、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抓手。截至2021年9月,我省已累计发布满足地方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地方标准2758项,其中,省级地方标准1003项,我省有关单位及个人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5项、国家标准809项、行业标准999项。累计公开团体标准213项,企业标准19163项,涵盖31324种产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野生动物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自然生态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生存状况同人类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科学保护野生动物是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然要求,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标准作为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技术基础,在支撑和引领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次集中发布的亚洲象、滇金丝猴、绿孔雀3个野生动物保护20项地方标准,就是云南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云南建设、推动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本次地方标准的发布背景、重要意义、主要内容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资源最丰富的省份,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云南生态安全屏障。“动物王国”是云南面向世界的生态品牌。据统计,全省拥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36种,占全国的55.6%,居全国之首。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云南铆定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定位目标,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各项工作。2021年,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云南省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16条重点措施》,其中要求“加强地方标准的编制和修订,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标准体系内容”。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为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积极会同承担野生动物保护职能的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以我省旗舰物种和极小种群野生动物为核心,以统筹规划、协调推进、突出重点、创新引领为原则,建立以标准体系为方法的工作思路,致力支撑和引领野生动物的科学保护工作。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大学、云南省标准化研究院、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有限公司、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云南野生动物园有限公司、云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等21家标准起草单位,聚焦云南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亚洲象、滇金丝猴、绿孔雀三个旗舰物种,针对野生动物救护放归、种群监测、饲养繁育、检疫检测、遗传资源保护等瓶颈问题,通过总结、优化数十年工作经验,首次以标准的形式提出了科学操作方法和实施路径,起草制定了《亚洲象野外救助技术规程》等20项地方标准,已于2021年9月30日正式发布,填补了亚洲象、滇金丝猴、绿孔雀等野生动物保护标准空白。

      本次3个野生动物保护20项标准的发布实施,是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对于提升野生动物科学保护水平、促进野生动物种群壮大,提高野生动物安全保障能力,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这次标准发布,也是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省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向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亚洲象在云南集中分布于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三个州市,种群数量仅为300头左右。近期亚洲象北迁南归更加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高度关注。滇金丝猴主要分布于云南省金沙江、澜沧江云岭山脉和西藏的高海拔地区,种群数量约3800只。绿孔雀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主要集中于楚雄、玉溪和普洱地区,种群数量约为555~600只。

      本次发布亚洲象保护地方标准3项:

      《亚洲象野外救助技术规程》从管理组织和救助技术两方面入手,规范了亚洲象野外救助工作流程和要求;《亚洲象野生种群监测技术规程》明确了监测对象、监测内容,统一了监测指标,为我省今后科学开展监测工作提出了合理程序和技术方法;《亚洲象人工辅助育幼技术规范》针对亚洲象孕期长,亲本育幼难等关键问题,提出了一整套可借鉴的人工辅助育幼的科学方法。

(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  提供)

      滇金丝猴保护地方标准10项:

      《滇金丝猴救护及放归技术规程》针对伤病、弱小、离群滇金丝猴,规范了救护和放归栖息地的规范程序;《滇金丝猴种群监测技术规程》提出了滇金丝猴野外种群监测的科学方法和数据报送要求;《滇金丝猴饲养繁育技术规范》科学规范了滇金丝猴人工饲养和繁育的技术要求;《滇金丝猴运输管理规范》针对野外救护和科普展示等情况规定了运输时的动物福利保护要求;《滇金丝猴个体识别分子技术规程》提出了滇金丝猴个体数目评估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的科学方法;《滇金丝猴检疫技术规范》含产气荚膜梭菌实验室检测、毛首线虫实验室检测、隐孢子虫实验室检测、志贺杆菌实验室检测4项标准,针对易造成滇金丝猴疫病的四种病原给出了科学检测方法;《滇金丝猴肠道微生物组数据获取技术规程》针对判断种群健康状态关键指标——肠道微生物,提出了数据获取技术要求。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提供  |  和鑫明  拍摄)

      绿孔雀保护地方标准7项:

      《纯种绿孔雀鉴定技术规程》规定了纯种绿孔雀有别于蓝孔雀的种质资源鉴定方法;《绿孔雀野外救护及放归技术规程》科学规范了伤病绿孔雀救护和放归野外的程序和要求;《绿孔雀饲养管理技术规范》提出了人工饲养绿孔雀的技术要求;《绿孔雀检疫技术规范》含禽副黏病毒实验室检测、禽流感病毒实验室检测、羽虱实验室检测、消化道线虫实验室检测4项标准,针对易造成绿孔雀疫病的四种病原规定了科学检测方法。

昆明中远环境保护咨询科技中心  提供)

      下一步,省市场监管局将与省林草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共同持续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引导、支持相关行业开展好以下工作:

      一是做好标准的宣贯培训,加强标准应用的示范推广工作,把标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供给的重要技术形式,为野生动物保护相关规划、政策实施提供有效支撑。

      二是持续推动完善我省野生动物保护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强化标准化政策支持,提供标准化技术力量保障,形成标准化与野生动物保护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切实提高我省野生动物保护能力和工作成效,促使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标准化工作上新台阶。

      三是充分释放标准化对于我省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支撑作用和引领动能,推动生物多样性标准化技术组织建设,积极争取生物多样性国家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落户云南。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标准化工作、实施标准化战是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以标准助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这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广泛支持和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希望大家能够一如既往的关注、支持标准化工作,共同营造传播标准化理念,逐渐形成人人“学标准、用标准、做标准”的良好社会氛围,全力构建全民参与、全域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云南标准化工作新格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标准助力野生动物保护,共同谱写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云南篇章!

      我的发布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标准化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标准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也将有效地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发展。云南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突出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性地将标准化的科学理念和方法应用到三个濒危物种保护领域,系统性地推进了野生动物保护标准化工作,为全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标准化智慧。

 

      亚洲象、滇金丝猴、绿孔雀保护地方标准下载